服务热线:深圳:0755-25857507 湖南:0731-55880108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三亿体育官网
电话:0755-25857566
邮箱:sales@yphb.com.cn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南路深港豪苑名商阁 20C/D/E
湖南景翌湘台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电话:0731-55880108
邮箱:sales@yphb.com.cn
地址:湘潭市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路8号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三亿体育> 新闻中心
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垃圾分类,不会还是不想”
专栏:环保知识
三亿体育APP下载:2014-06-05
阅读量:3580
作者:粤鹏环保
  
  调查篇 

  尽管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1/3以上的城市遭遇“垃圾围城”,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垃圾处理只是从自家厨房垃圾桶到楼下小区垃圾箱的距离,只要每天有人来收集垃圾,“垃圾围城”就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惠州市环卫局统计数据显示,惠州市垃圾填埋场填埋的垃圾已达50亿公斤。如果把它们堆在一个标准足球场,将是一栋700米高的“摩天大楼”。在“摩天大楼”已很难继续增高的情况下,惠州中心区垃圾日产量已达1400吨,而现有的垃圾焚烧厂每天只能焚烧600吨,其余仍须填埋处理,惠州遭遇垃圾围城的境遇可见一斑。 
  2014年1月1日,惠城中心区建成区内6个街道(桥东、桥西、江南、江北、龙丰、河南岸)正式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按照要求,所有生活垃圾将按照干、湿、有害进行三分类收集、投放、运输、处置,以期达到2015年惠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30%以上,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处理总量在2013年的基础上减量5%的目标。 
  半年过去了,惠城中心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行情况如何? 
  根据惠州市环卫局调查统计的数据,目前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8%,已经发放物资的小区和单位参与率在70%左右,不过分类的正确率偏低,约20%出头,尤其在部分公共场所、农贸市场、医院等地方,放置的分类容器几乎形同虚设。 
  走访 
  分类物资发放率参差不齐 
  6月13日,居住在惠城区江北街道佳兆业一期的业主杨女士收到来自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短信,通知她可以在两天内上门领取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6月14日,杨女士几乎在上门领取时间的截止一刻才有空前往物业管理中心领取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她发现,登记领取表上有近千户家庭,已经签字领取的居民不到三成。 
  并非只有佳兆业一期的垃圾分类工作滞后,在桥西街道下埔大道,与惠州市环卫局仅一街之隔的时代广场小区和港澳城大厦,生活垃圾分类也是在4月才相继开展起来的。 
  “各小区垃圾分类启动时间不同是因为物资发放需要时间。”惠州市环卫局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分类物资发放的工作人员骆猛介绍,30多万户、80多万套分类物资发放要分阶段完成。根据《惠州市惠城中心区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市、惠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所需的各种分类物资采购、配置分发工作应该在2013年11月底前就全部完成,从这一时间对比上看,物资发放的动作显然落后于计划了。 
  直到现在,此轮生活垃圾分类推行范围内的小区物资发放仍没有100%完成。根据环卫部门统计的结果,523个需要发放物资的小区,仍有华贸中心、春天里、麦地印象三个小区没有发放到位,“华贸中心的入住率不高,春天里和麦地印象属于新楼盘,业主才刚开始入住,还没有发放分类物资。”骆猛说。 
  根据《方案》,除了小区,惠城中心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商场、店铺、集贸市场等也属于此轮生活垃圾分类的对象范围,也涉及物资派发。记者走访发现,高档商场如君尚百货、华贸天地、佳兆业中心等,小商品批发市场如义乌等,写字楼如江北德威大厦、双子星大厦等,并没有配备分类的垃圾桶和垃圾袋。
  “目前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现了100%的物资发放,写字楼因为垃圾量较大,还未列入发放计划,各大商场此前都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被列为下一步计划。”骆猛解释,南门市场、龙丰市场、桥西市场等市场的物资发放早已到位,义乌小商品市场属于商场类,暂未列入此轮计划中。 
  物资发放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在《南方日报》发起的“您居住的小区施行垃圾分类了吗”的网络调查中,28%的网调市民明确表示“还未施行”,对于“参与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网调市民表示“参与度一般,只在家中或只在公共场合偶尔分类处理”。 
  调查 
  试点阶段的亮点没延续 
  在2014年1月1日惠城中心区6个街道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之前,惠州市还曾在2013年4月启动光耀荷兰水乡、海伦堡以及金裕碧水湾首批三个试点同步开始实施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记者走访垃圾分类首批试点单位发现,居民困惑甚少,参与热情较高。 
  在光耀荷兰水乡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正确率一度达到90%以上,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种名为“三员”的工作机制。“三员”即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三者的职能,“三员”在实际操作中集于一人身上,所谓“三员合一”。以光耀荷兰水乡试点小区为例,惠州市东平环卫所副所长戴桂园是小区的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之一,日常工作中,她既要在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必要性,也要在垃圾桶边指导居民给垃圾分类,更要监督居民按要求分类。 
  除了在人员配备上“三员”合一,试点小区在工作方法上还有“三定”机制,即定人、定点、定时。戴桂园介绍,光耀荷兰水乡第一小区共有480户住户约2160人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当中,经过前期走访摸底调查后发现,大部分住户当中真正实施垃圾分类和投放的是老年人,“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我们按片区划任务,逐一上门跟老年人宣传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这种‘定人’宣传的效果非常好,老人们逐步正确实行垃圾分类了”。此外,由于垃圾投放通常在上午7时半到9时半,戴桂园和小区其他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会轮班定时、定点驻守各垃圾投放点,现场指导居民操作。 
  生活垃圾分类在惠城中心区6个街道全面铺开后,“三员”、“三定”机制没有同步推广。在网调中,关于“您是否接触过指导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指导员、监督员,他们对于您参与垃圾分类是否有帮助”的调查内容中,56%的网调市民表示“完全没接触过”,17%的网调市民表示“接触过,但没帮助”。 
  为此,惠州市环卫局副局长林火明表示,物资发放的同时也在摸索将“三员”机制推广下去,目前,所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已按照300户/人的标准配备“三员”人员,主要由各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或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兼任,市、区两级财政将分别给予每月200元/人和每月300元/人的补助,“其中,各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由市级财政补助,其他由区级财政补助”。 
  林火明表示,对于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后组建的“三员”队伍,环卫部门还将分批进行集中培训上岗,以便将试点的优秀做法延续下去。 
  思考 
  部分公共场所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 
  “三率”是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阶段提出的概念,即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率。试点阶段,试点小区所要达到的“三率”标准甚至写上小区门口悬挂的责任牌上,还明确由相关责任人保障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在惠城中心区全面铺开后,“三率”上责任牌的做法并未延续。 
  在升平苑小区,每栋楼下安放着绿、灰、红三色垃圾桶。记者在其中一栋楼下观察了近20分钟,期间有5位居民下楼扔垃圾,基本上将垃圾丢进与垃圾对应颜色的垃圾桶中。不过,打开垃圾桶细看,用来装餐厨垃圾的绿色垃圾桶内还是混杂了不少纸皮等干垃圾。海伦堡小区的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用于装有害垃圾的红色垃圾桶完全没有看到垃圾。 
  部分小区还爆发了垃圾桶放置地点的争议问题。譬如下埔大道的港澳城大厦,由于大厦一层楼梯间空间狭小,240L的垃圾桶被迫放置在负1层,这对于平常不需要下到负1层停车场的居民来说,扔垃圾成了一件麻烦事,“两部电梯只有一部可以下到负1层,实在太不方便了。”居民廖女士说。 
  在佳兆业一期小区,虽然小区各栋楼一层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每层楼楼梯间原有的混装垃圾桶并未撤走,到底要不要分类投放,似乎并没有明确要求。 
  “业主内心还是肯定垃圾分类这件事的,只不过将想法变成参与的热情还有待时日。”时代广场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潘锦红说,小区物业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包括上门指导住户分类,两个多月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指导、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自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南门环卫所垃圾分类办副主任黄帅球不间断上门游说辖区内一些不配合分类工作的居民,从居民对他进门时的冷眼迎接到出门时对他的笑脸相送,他认为,绝大部分人其实理解和支持垃圾分类工作,欠缺的只是沟通和互信。“说实话,改变居民长久以来处理垃圾的习惯不是易事,现阶段,居民从楼梯间扔垃圾变成下楼扔垃圾,我认为就是迈出了一大步。”黄帅球说。 
  惠城中心区全面施行生活垃圾分类已近半年,根据惠州市环卫局调查统计的数据,目前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8%,已经发放物资的小区和单位参与率在70%左右,不过分类的正确率偏低,约20%出头,尤其在部分公共场所、农贸市场、医院等地方,放置的分类容器几乎形同虚设。“只能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才刚刚起步,现在要求‘三率’都高并不现实,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惠州市环卫局副局长林火明说。 
  惠州市环卫局副局长林火明: 
  垃圾分类工作艰难复杂 
  专访 
  南方日报:我国从2000年开始有城市试点垃圾分类,14年过去了,没有一个城市敢自认已真正做好了这项工作。作为环卫部门分管垃圾分类的负责人,你对于推进这项工作的感受如何? 
  林火明:14年了,我们国家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在路上。惠城中心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这半年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三性”:一是复杂性,分类工作涉及到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商场、店铺、集贸市场等,覆盖人群广泛,复杂性不言而喻;二是艰难性,在推进过程中,各种环节阻梗都有可能出现,譬如30多万户、80多万套物资要分批发放,目前也出现了发放滞后的问题,少数居民抵制分类工作需要我们上门解释说服;三是长期性,垃圾分类改变的是居民一贯以来的生活习惯,不能有操之过急的心态,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具备打持久战的心态。 
  南方日报:前不久,市环卫局局长杨荣上线“惠民在线”时透露,将出台《惠州市垃圾管理暂行规定》,对不实行垃圾分类的个人,每一次罚款10元,单位每一次罚200元。罚单可以解决分类难题吗? 
  林火明:当然不是“一罚了之”。事实上,针对垃圾分类出台规定,惠州不是第一个;对不实行垃圾分类进行处罚,惠州也不是第一个。譬如,上海和北京就推出每人次处罚200元的标准,昆明也曾出台处罚标准,只不过8年来未开出一张罚单。 
  综观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做法,无外乎“大棒+萝卜”。各种处罚规定就好比“大棒”,各种激励政策、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就好比“萝卜”,惠州更多还是会采取积极正面的“萝卜”政策。 
  南方日报:垃圾分类实施半年,环卫部门是否已经找到了问题、找出了方向? 
  林火明:首先在物资发放环节,我们要加快步伐,接下来将组织各环卫所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惠城中心区6个街道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既要确保物资发放到位,又要防止个别小区或单位虚报物资数量的情况发生。 
  在垃圾分类具体实施环节,需要物业公司大力推动,这方面我们会组织好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按市、区两级标准每月为“人员”人员发放补助。 
  在之前的推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凡是有小孩、学生的家庭,垃圾分类都做得比较好,在下一阶段,我们将联合教育部门,重点从学校抓起,从惠城中心区十余万学生家庭入手,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推广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页:“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
下一页:绿色环保小常识